
13. 水面的秘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水面想象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做出合理解释。 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知道生活中的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猜想、与实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 对实验中观察到的水的表面张力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验材料:曲别针、胶头滴管、杯子、硬币、水槽、烧杯、抹布、装有水的试管、试管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见过魔术吗? 生:见过。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我这里有一枚硬币,你们猜猜把它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生:浮在水面上了 师:谁来猜猜这与什么有关? 生:水面…… 师:水面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水面的秘密》。(板书课题) (通过表演魔术活跃气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并以此为引子,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这节课是研究水面,使学生意识到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课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探究水的表面张力 师:谁来说一说,平时你见到的水面是什么样子的?(自由回答) 生:透明的、鼓鼓的、平、像冰一样…… (学生在说生活中的水面时,大都从颜色、有波纹等方面来交流,基本不切入本课观察主题。为了突出本课探究主题,教师提供2个实验,观察试管内的水面和满杯水水面,从而让学生随着水面的变化一步步深入探究水面的秘密) 1、观察试管内的水面: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管内的水面,看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水面平行。 师:哪个同学来用语言或者是手比划一下? 生:…… 2、观察满水杯的水面: 师: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满水杯的水面,看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水面平行。 师:哪个同学来用语言或者是手比划一下? 生:…… 汇报总结:试管里的水面是凹下去的 满水杯的水面是凸出来的 三、大胆猜测,实验探究: 探究一:往满水杯内放入曲别针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发现满水杯的水面并不是平的,而是凸出来的,鼓鼓的,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曲别针,在水不外溢的情况下,你认为还可以放入曲别针吗? 生:…… 师:到底能不能呢,我来实验一下,注意放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演示)把一枚曲别针放入盛满水的杯子。发现:在水不外溢的情况下,盛满水的杯子还可以放入曲别针。大家来猜想一下:能放入多少曲别针? 生:猜想,那现在你们把你们小组猜想的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单。 师:那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 1、在放的过程中,不要碰到桌子,以免把水洒出。 2 、各组同学由组长负责,一枚一枚的轮流从杯子的一侧慢慢的往里放。 3、动作要轻,边放边数,放到水流出来为止,水流流出来以前的数量为最多数量。比如放入第9枚的时候,水流出来了,那么最多的数量就是8枚。 4、 边放边观察水面是什么样子的,水面有什么变化? 5、看哪些组的同学做到最好,最认真,并填好实验记录。 往满水杯放入曲别针数量 我的猜想: 盛满水的杯子能放入( ) 枚曲别针 实验结果: 盛满水的杯子能放入( )枚曲别针 我的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 师:教师巡视并指导,然后由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在满水杯内放入曲别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形象具体地体验到水的表面张力的神奇现象,此时学生感到十分惊讶,有一种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觉。通过猜想与实验的对比,体验到猜想与实验结论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些问题只凭猜想是不科学的,得通过实验验证。) 探究二:往硬币上装水 师:这是什么?你们平时用它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