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37926

19 水变热了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2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变热,教学设计
  • cover
19. 水变热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为对流;即液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做热对流的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对科学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习内容都很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实验的方法,对于热在固体中传递等现象与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尝试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猜想,并亲自动手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本课的基础。至于本课第一次有学生完整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第一次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什么是对流及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液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对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水是以对流的方式进行传递热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金鱼在开水游动的实验。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提出疑问,引出课题。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1、制定实验方案 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木屑等、实验记录表。) 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可以吗?那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加热一杯水,观察水受热后的变化,这个办法很好。但你们想过没有,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液体,要想直接观察水受热后是否上升,现象不会很明显,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可以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察。 (师提供木屑、碎纸屑、粉笔末。)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选用哪一种? 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学生讨论并取走所选物品。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安全;二、先观察木屑、纸屑在水中的现象,再观察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3、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 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的循环运动。 为什么加热之后就出现了水中物体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循环运动的现象呢?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就形成了水的相对流动。 活动3【讲授】讲授新知 课件展示。 (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这样,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 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温度升高,水就变――变热了。 水是通过什么方式变热的? 简单地说,对流就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发现当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时,不容易形成对流,尽管瓶口的水很热,但下面的水仍旧是凉的,所以,鱼还能自由自在的游动。 再次重复开头的魔术,让学生再次加深“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这一概念。 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