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6页—综合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综合应用”是小学阶段安排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活动,学生经过五年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已经熟悉的校园情境,让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百分率、比例尺等相关的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同时小组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策略解决校园绿化问题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性。本次实践应用的设计,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中心,以学生熟悉的校园为素材,通过小组测量与自主设计两大活动环节,使学生既能自觉主动地将所学的知识及策略方法融会贯通,又能在活动过程中创新与创造,从而获得活动的体验与经验,提高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经历调查、访问、查阅资料、测量等活动过程,学习用数学知识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开展活动的经验,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活动过程中,激发美化校园、热爱学校的情感,渗透环保意识。 五、教学要点分析 活动过程中测量绿地的面积时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合作时小组同学的参与程度;学生获得的活动体验与经验;自主设计时的创新思维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一)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校园绿化的信息,初步了解校园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生均绿化用地的含义。 (二)小组准备的测量工具,如皮尺、计算器等,以确保测量的效率及准确率。 七、过程设计 (一)阅读资料,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与思考 出示教材提供的信息,学生自主阅读。 师:通过阅读,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绿化的重要性及对新建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在绿化方面的要求等方面谈) 2、确定活动主题 师生交流后达成共识:绿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让我们的校园绿起来。并引出要调查的问题: (1)我们学校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生均绿化用地面积各是多少? (2)我们学校是否符合学校校园绿化标准? (3)通过调查,对我们学校的布局及绿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因此课前引入简单明了,通过阅读与思考让学生直接进入活动主题。] (二)交流研讨,确定活动内容及步骤 1、学生质疑要调查的问题 师:针对我们要调查的这些问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谈到什么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生均绿化用地” 师:谁能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课件出示校园绿化平面图)并小结: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是反映居住区绿化水平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绿地率= ×100% 绿化覆盖率: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绿化覆盖率= ×100% 生均绿化用地是指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绿地面积。 2、明确分工 (1)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明确自己的分工。 (2)分组讨论各组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需要的测量工具、人员分工、测量方法等) (3)班内交流各组的实施方案,互相取长补短,并使自己的实施方案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意图:将学校绿化分布情况设计成平面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对活动中进行测量所需要的策略与方法有比较明晰的认识,从而为下面活动操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提供扎实的基础,使接下来的操作能够顺利展开。] (三)分组进行实地测量 师:比一比,哪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