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76716

16.1轴对称图形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642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6.1,轴对称,图形
  • cover
16.1 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吴亮 安徽省颍上县红星镇中心学校 (QQ 593508518 联系电话1590558263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而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会用对折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理解,设计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提高学生探索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从“做数学”到“用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美,初步领会数学对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情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渗透美育。 2.通过师生的共同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精神,渗透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 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①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② 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教学难点:准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认识轴对称以后再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学习,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模式。而本节内容则从具体图例出发,以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本节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深入。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追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从而达到了“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者的统一,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四、教学设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枫叶剪纸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 (一)、“看”对称,赏中激趣 出示图片:蝴蝶、建筑艺术、蜻蜓、枫叶、剪纸等 1.同学们:眼下结婚办喜事的很多,细心的同学在迎亲的队伍中是否看到了最喜庆的民俗图案 (热烈喜庆匀称) 2.春来花香蝴蝶舞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霜叶红于二月花,彰显的是秋的红火与热情. 5.秋去冬来,雪花飞舞,银妆世界美不胜收,朵朵雪花,晶莹剔透,大自然之手也会如此精细. (匀称、别致) 6.古今中外,名胜古迹,穿越时空,散发着历史的沧桑厚重. (和谐、庄重、威严) 7.各种艺术品、舞台艺术艺术造型 (匀称、华贵) 8.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标志就成了企业文化与实力形象的象征. (匀称、简洁) 老师:1.这些图形美吗 能说说各自具体美在哪 愿分享你的审美观点.(学生表达,老师参与.) 老师: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民风民俗到自然景观,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是日常生活用品,我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人类很欣赏物体的对称美. 设计意图:在学生欣赏了这一组美丽的对称图形后,师生一起交流表达最直接的审美观点:这些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连贯、流畅的感受,因而体现着一 种娴静、稳重、庄严.这一设计遵循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的原则,学生仔细观察欣赏后,既能生动直观地感知轴对称图形,获得充分必要的感性认识,又能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近而能激发想创造美的冲动,使下一环节———剪对称图形的开展顺理成章 。 (二)、“剪”对称,做中感悟 老师:对称图形这么美,我们能不也画一个呢 不妨试试. 1、教师演示教材中提供的剪枫叶案例。 2、剪一剪 让学生动手操作,依照教师枫叶剪纸的制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创作一个对称图形,也可任意做一个类似的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观察剪出的图案,以及先前出示的图案,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