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47868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测试(解析版)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38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6-2017,重大,解析,测试,单元,成果
  • cover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孙中山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 出卷网幸福,故要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社会革命”要求的是 A.反对少数满洲人专制 B.反对君主一人专制 C.反对少数富人专制 2.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 出卷网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 B.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C.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 3.“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 出卷网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是 A.全面学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B.仿效物质文明,排斥政治制度 C.重视政治文明,忽略物质文明 D.照搬物质文明,选用政治文明 4.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 出卷网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原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5.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6.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 出卷网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下列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提出三大政策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主义 D.发表《北上宣言》,谋求国家和平统一 7.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8.“平均地权意图在地价上涨时国家 出卷网按较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实行土地国有。”孙中山的这种设想 A.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佳途径 B.难以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 C.是避免社会革命的最佳选择 D.能使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9.“我中国已被灭二百六十余年,我 出卷网华人今日乃亡国遗民,无国家之保护,到处受人苛待。故今日欲保身家性命,非实行革命,废灭鞑虏清朝,光复我中华祖国,建立一汉人民族的国家不可也。故曰革命为吾人今日保身家性命之唯一法门,而最关切于人人一己之事也。”从孙中山的言论可看出他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 A.激化了满汉之间的矛盾 B.带有很强的民族歧视 C.未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D.具有大汉族主义倾向 10.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 出卷网(“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1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 出卷网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①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②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③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④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⑤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