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57460

1.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1796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者,康熙,导学案
  • cover
第3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设境亮标】 省教学要求: 1. 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2.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3.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自主研读】 一、少年康熙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斗争 平定三藩,统一台湾;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尊重各民族传统,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遏制沙俄的扩张,《中俄尼布楚条约》; 三、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二、摘疑 【巩固练习】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抗清名将史可法(图一)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图二) 雅克萨之战(图三) (1)上述图片反映了清朝前期存在着哪三种不同类型的矛盾? (2)结合史实说明:康熙帝为解决图三所反映的矛盾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供”。康熙帝表示 “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请求。 ———江日升《台湾外纪》 材料二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议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桥,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地原为红毛(荷兰殖民者)聚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势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览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三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 ———江日升《台湾外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所说的台湾“弃留”之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根据材料分析,施琅在“台湾弃留”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其理由有哪些? (3)对“台湾弃留”问题,清圣祖作出了什么决策?这一决策有和影响?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