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58477

2016年秋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五》第四单元《论民本》达标训练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22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6,年秋,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五
  • cover
2016—2017学年语文版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五》 第四单元《论民本》达标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社稷(jì)  粢盛 (zī)   圹埌(kuànɡ)  症结(zhènɡ) B.沟壑(hè)  仓廪(lǐn)    奚落(xī)    狗彘(zhì) C.孝悌(tì)  庠序(xiánɡ)   忖度(cǔn)  赡养(shàn) D.崛起(jué)  囹圄 (yǔ)    碑帖(tiè)    厌恶(wù) 解析:选A。“症”读“zhēnɡ”。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 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畜:指平日积聚,储藏 C.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转:转入 D.奚暇治礼义哉    治: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解析:选C。“转”这里指“弃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③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③④两个“其”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③④两个“其”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其”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其”字相同。 解析:选D。①中的“之”为代词,②中的“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③④句中的“其”都是代词,“它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析:选B。A项,“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C项,“以为”在句中理解为“以(之)为”;D项,“无罪”在句中意为“不要归咎”。 5.下列句子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矣。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选B。“矣”应为“也”。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