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62227

《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件+教学设计+素材(两课时)

日期:2024-06-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479551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件,教学设计,素材,课时
    (课件网) 三年自然灾害 1960山西特大矿难、1987大兴安岭火灾、1999烟台海难 思考: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经历千年风雨却始终锐气不减? 习近平指出,中国当年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主要是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一、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1、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现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文化 根 魂 深深植根于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含义: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意义: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你能说出有关“团结统一”的历史事实、现实案例吗? 土尔扈特———一个似乎很遥远,又似乎很 雄壮的名字。 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经过半年多艰苦征程,终于到达中国新疆,完成了东归大业。八个月的残酷战斗,艰难跋涉,加之饥寒交迫、瘟疫流行,牲畜死亡殆尽,人口死亡大半,幸存者仅7万多人。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表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爱好和平 意义:为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狭路相逢勇者胜;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一分辛劳一分才…… 表现: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你能说出有关“勤劳勇敢”的成语、典故或名言吗? (3)勤劳勇敢 意义: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含义: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精神。 (4)自强不息 意义: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你能说出有关“自强不息”的成语、典故或名言吗?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自古男儿当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 西南北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抗震救灾、灾民自救等……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5)爱国主义 你能说出有关“爱国主义”的成语、典故或名言吗? 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