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68319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 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17张ppt)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769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中国,ppt,17张,发展,教育
  • cover
课件17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措施 (1)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 (2)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倡导并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成效 (1)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预习交流1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浪潮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扫盲运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扫盲运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文化知识的大门,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精神面貌,有利于推动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开展。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二、动乱中的教育 1.“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遭受挫折的表现 (1)很多师生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2 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请概括“文化大革命”中招收“工农兵学员”的主要标准及其影响。 提示:标准:突出政治思想表现,淡化文化课水平。影响: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三、教育的复兴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4.20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5.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6.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预习交流3 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 提示:“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问题导学即时检测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活动与探究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材料反映了哪些教育现象? 提示: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三级教育全面发展。 (2)这种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确立;“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教育投资环境,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你认为我国教育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快发展? 提示: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措施;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体制。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当今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和恢复全国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