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76273

第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9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42374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课,变幻,自然,万象,课件,教案
    课件32张PPT。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 但从汉魏壁画看,山川景物还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只能约略窥见其形貌,画山石只勾染而无皴擦,画水多用线,树干与叶子也用勾染法,山石与任务大小比例不合,树木造型尚处于稚拙阶段。 到了东晋,山水画才得以发育滋长。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他的这两幅画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体的,虽然山水只是人物背景的衬托,却是山水第一次出现在美术的的舞台。顾恺之是人物代表性的高手,他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是以人物为主题的叙事性手卷,也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人物题材卷轴画,是画家依据曹植有名的《洛神赋》而画的。而他的《画云台山记》算是山水画的开山之作。 洛神赋图隋、唐、五代时期的山水画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绘画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绘画创作活动十分活跃,南北画家汇集京都,提供了相互切磋技艺的良好条件,不同题材和种类的绘画开始出现,一些画家开始从事独立的山水画创作。隋朝 展子虔 《游春图》独立山水画的里程碑 李思训父子在形式上进一步发展了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的格局,采用青绿勾斫,开创了“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画,亮丽壮观,工致动人,把传统的色彩表现形式更进一步发挥得绚丽灿烂。《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 王维以文人士大夫的身份进行绘画创作,山水以渲染为主,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多描写自身生活的环境,表现了恬淡闲居的生活理想,被苏东坡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雪 溪 图 》 王 维五代的山水画,尤其是水墨山水画进入了成熟阶段 在北方,以荆浩、关仝师徒为代表 在江南,以董源、巨然师徒为代表 荆浩为五代后梁时代的儒生,因避战乱隐于太行山洪谷,擅画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气势磅礴,深得北方气象。他运用坚劲而密集的皴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石的凹凸明暗和纹理结构,并以虚实浓淡变化多端的水墨创造出富有质感的画面,表达了既雄伟又深远辽阔的意境,有“全景山水”之称。《匡庐图》 荆浩 董源的山水,好 以淡墨轻岚写出江南平淡天真只趣。尤擅长用披麻皴,线条圆润细长,如麻线下披,并缀以点子皴,描绘出江南山峦土厚林茂、草木花滋的特色。山水之中又以人物渔舟点缀其间,人物工细设色,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夏 景 山 口 待 渡 图 》 董 源宋辽金时期的山水画北宋时期,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空前兴盛。 北宋初年水墨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的李成、关陕画派的范宽。 李成善画烟林平远之景,变雄劲、深厚为清旷萧疏。《读碑窠石图》 李成 范宽喜用全景式构图,常以雄壮陡起的巨峰为主景,环之以群山、坡地、林木和瀑流,点缀以行旅、渔舟、寺观、栈道和山居,气格雄阔壮美,深厚峻拔。笔法苍老势劲,树石刻画精谨,皴法多用雨点、解索,画面墨色森然,真实地再现了中原一带峻厚巍峨、土质干燥的山岳面貌。《溪山行旅图》 范宽 北宋中期郭熙的山水,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巧妙,变化多端,画山石形如“鬼面”,皴如“乱云”,写瘦树枯枝,妆如“蟹爪”。《早春图》 郭熙 中国古代的水墨山水画,由于北宋文人画家的努力,进行新的尝试,由以往注重写实、客观再现山川景物,逐渐向注重写意、忽视形似、强调表现艺术家主观感受的方向发展,创造出了新颖的风貌,从而使中国山水画艺术能更加细腻地表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更加充满了诗歌的抒情意味。 米芾、米友仁父子创造的“米氏山水”便是这种转化过程的重要表现。他们擅长“墨戏”,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