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77364

湘教版地理选修5同步练习: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日期:2025-11-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59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地理,选修,同步,练习,自然灾害
  • cover
第一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在灾害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1~2.【解析】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减灾防灾投入大,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快。 【答案】 1.D 2.B 读“1950~2008年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分类统计表”,回答3~4题。 3.由表中数据可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是(  ) A.保持不变 B.增长变慢 C.总体呈增长趋势 D.逐步减少 4.气象类和非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  ) A.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加速增长,而非气象类近40年变化不大 B.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不大,而非气象类在逐渐减少 C.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变缓,而非气象类基本不变 D.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稳中有升,但增长幅度不大,而非气象类加速增长 3~4.【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总体不断增长;气象类灾害发生的次数加速增长,非气象类近40年变化不大。 【答案】 3.C 4.A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完成5~7题。 5.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 A.印尼、中国 B.中国、印度 C.日本、美国 D.孟加拉国、韩国 6.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 A.非洲、西亚 B.南美、中亚 C.中欧、西亚 D.南亚、北美 7.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 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 C.日本、菲律宾、印尼 D.墨西哥、智利、印度 5~7.【解析】 第5题,中国、印度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第6题,非洲、西亚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干旱灾害较为突出。第7题,日本、菲律宾、印尼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频发。 【答案】 5.B 6.A 7.C 下表是1975~2001年各大洲各自然灾害次数占全球灾害总次数的比重(%)统计表。分析完成8~9题。 灾害类型 ① ② ③ ④ 南北美洲 气象灾害 11.9 27.1 10.0 4.3 19.0 地质灾害 0.9 7.8 2.7 0.9 3.7 生物灾害 6.7 3.1 0.5 0.2 1.2 8.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大洲依次是(  ) A.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B.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C.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D.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9.①大洲地质灾害比重较低,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B.地壳运动相对较稳定;气候干旱 C.平原面积广大,地形较平坦 D.位于板块张裂边界附近,地壳较稳定 8~9.【解析】 本组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差异。第8题,在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严重,在南非还有热带气旋、洪水,所以非洲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亚洲受冬季风和夏季风影响,多气象灾害,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之间,地形多山地丘陵,加上暴雨频繁,多地质灾害;欧洲和大洋洲属少灾害的大洲,欧洲主要以洪水和地震灾害影响的人数最多。第9题,非洲人口众多,地形以高原为主,所以A、C两项不正确,而D项中前后矛盾。 【答案】 8.A 9.B 下表是1971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