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78970

10二泉映月 课件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69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二泉映月,课件
  • cover
课件21张PPT。五年级 语文 下册苏教版10 二泉映月 资料宝袋  阿炳(1893—1950) 中国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后因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阿炳幼时便表现出了罕见的音乐天赋,曾从其父华清和学习音乐。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预习检查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   2.通过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中描写“琴声”的语句,了解这首乐曲的内容意境,体会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字词乐园倾--( )=( ) 云+( )= 坛 ———坛”在书写的时候,注意是左右结构,左右横画互相穿插。课文详解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  写了无锡惠山的美丽景色。课文详解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阿炳和师父去泉边赏月,却听不懂泉声。课文详解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描绘了阿炳充满苦难的现实生活,可以看出他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突出了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详解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阿炳第二次来到二泉,这一次他听懂了泉声。课文详解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眼前之景、艰难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感想,使得阿炳情不自禁地要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怀。课文详解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写出了琴声的舒缓、悠扬和乐曲所表现的丰富内涵。课文详解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展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乐曲中的内容和意境。 课文详解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说明《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巨大价值和地位。 图解结构随师听泉 不懂创造名曲概括主题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写法点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