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81920

岳麓版历史必修1同步练习: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带解析)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07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岳麓,16课,解析,运动,爱国,五四
  • cover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跑马场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  )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1919年”“爱国运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 2.下面是20世纪初的一幅时政漫画,以下对其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该漫画反映的事件促使五四运动爆发 B.对漫画再现的情境最愤慨的是学生 C.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政府的不满 D.描绘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答案:B 解析:由“20世纪初”及漫画中“山东省”“公道待遇”及右边人物身着和服等信息可知,这与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有关;再由“玩弄于股掌之上”可知作者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感到非常愤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青年学生,但漫画体现不出学生是最愤慨的,故答案为B项。 3.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有(  ) ①恢复关税自主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撤退外国军队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七项条件,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后来还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撤退外国军队等。④是正义要求遭拒绝后,中国政府的做法。一般说来,参加此类会议都是为了达成某种协议,不可能在会议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提出拒签条约的要求。 知识点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上“商”“学”“劳动”(即工人阶级)用拳头打倒“陆”“章”“曹”可以看出,该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其性质为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三项只能反映其反帝性质,只有D项完整反映了其反帝反封建两方面的性质。 5.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答案:C 解析: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C、D两项,A项是反对帝国主义,B项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而最早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五四运动。 6.依据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如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告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 A.经济困难,学业难继 B.学生踊跃参加国民大革命 C.八一三事变的影响 D.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答案:D 解析:关键信息是“1919年5月”“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五四运动中心很快转移到了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故选D项。 7.1919年6月23日创刊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不仅及时报道了江苏及全国各地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而且大力宣传了民主主义,介绍了各种新思潮。通过材料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B.当时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