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2832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276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上册,单元,16课,大自然的语言
  • cover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物候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设计一: 什么是语言?大自然有语言吗?如果有,大自然是如何表达他们的语言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所咏唱的是什么季节?春天。歌曲中的我怎么知道现在是春天呢?用一句歌词来回答。哦,是春风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的,告诉我不要偷懒,让我珍惜春光。春风拂面,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二、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自然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三、应掌握的词语 1、字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à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áo) 忌讳(huì) 悄然无声(qiǎo) 2、解释下列词语。 (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四、理解题目 默读课文回答,本文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 用起着预报农时作用的各种物候现象比喻大自然的语言。 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草木荣枯: 杏花 传语 耕地 桃花 暗示 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 唱歌 割麦插禾 拟人化 有情有意 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有什么特点?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运用比喻,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有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具有文学性。 五、理清课文思路 (一)(1— 3)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二)(4—5)观测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6—10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11—12)研究物候现象的重大意义。 六、分析第一段内容 1、本段主要描写什么? 本段以优美生动的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语。 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的词语: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 夏季 到了秋天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起什么作用?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植物生长繁荣衰老及动物与季节的关系。 3、找出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春: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夏:炎热 孕育果实 秋: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落下 冬: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4、这些词语和题目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