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30811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古文两篇》同步测试 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250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文两篇,同步,测试
  • cover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古文两篇》同步测试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měi mò 足跌没( )水中 没( )有 沉没( ) Yìng yīng 其人弗能应( )也 答应( ) 应( )该 二、辨字组词。 瓮( ) 迸( ) 矛( ) 弗( ) 翁( ) 拼( ) 柔( ) 佛( ) 三、古字今 义。(连一连) 瓮 利 誉 回答 应 夸耀 水缸 尖锐 四、解释加点字,再写出句意。 1、光持石破之,水迸,儿得活。 迸: 句意 2、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何如: 句意: 五、课文理解与回顾。 1、《司马光救友》文题可换为 ,通过这件事反映了司马光的 2、《矛盾》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 ,它的意思是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 六、阅读。 郑人置履 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数数短文中有几个“之”字,标上记号并试着解释以下几个“之”的意思。 (1)置之其坐( ) (2)而忘操之。 ( ) (2)反归取之( ) (4)试之以足。 ( ) 2、先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再解释句子。 (1)郑人有置履者。 置: 履: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其: (3)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 市: (4)何不试之以足? 何不: 以: (5)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 自信: 七、读下面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子①曰:“知②者不惑③,仁④者不忧⑤,勇者不惧⑥固。” 【注释】 ①子:孔子。②知:聪明,有智慧的。③惑:迷惑。④仁,有道德的。 ⑤忧:忧愁;⑥惧:怕。 1、句意: 2、读后,你认为一个人应具备哪些品格。 附参考答案 一、选正确读音。1、mò,měi,mò;2、yìng,yìng,yīng; 二、组词。水瓮,老翁,迸发,拼命,矛盾,柔和,弗如,仿佛, 三、连线。上1—下3,上2—下4,上3—下2,上2—下1 四、1、喷涌或迸射,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水喷涌而出,小孩得救了。 2、会怎么样呢?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五、1、《司马光砸缸》,机智勇敢。 2、自相矛盾,自己前后说的话或做的事相互抵触。说话做事要表里如一,不能自相矛盾。 六、阅读。1、在,尺子,尺子,你; 2、(1)购买,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2)度:测量,其:他,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的长短然后把尺子放在自己坐的 位置上。 (3)到达,集市鞋铺,到达了集市上买鞋子的铺子才记起把尺度忘在家里了。 (4)怎么不,你。 怎么不用你的脚去试穿呢? (5)宁可,自己的脚。宁愿相信我量的尺度,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七、1、聪明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被迷惑的,有道德的人是无忧愁的,勇敢者是不会惧怕的。 2、要有知识,有道德、勇敢无畏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