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5608

歌曲 《红河谷》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219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歌曲,红河谷,教学设计
  • cover
歌曲 《红河谷》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教学目标】 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弱起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红河谷》的旋律与节奏。 2、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播放中国民歌《茉莉花》,一首是独唱版本,一首是合唱版本。 ●.提出问题:说出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并做出比较。 二、教学过程 1、介绍《红河谷》的创作背景:是流传在北美洲红河一代的民歌,属于民谣体系。它带有美国北方民歌的某些风格特色,在加拿大南部也很流行。《红河谷》的歌词表现了移居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该曲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2、学唱歌曲: (1) 发声练习 4/4 1 - - -︱3- - -︱5- - -‖ 1 - - -︱5- - -︱1- - -‖ 合唱练习5- - - ︱5- - - ‖3- - - ︱3- - - ‖1- - - ︱1- - - ‖用“呜”进行练习。 (2)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 (3)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4)聆听歌曲《红河谷》并在谱例上标记出呼吸记号、画出旋律线,并说一说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回答问题。 师:大家标出了几处呼吸记号? 生:7处! 师:这段乐曲共有多少句? 生:8句! 师:有重复的地方吗? 生:有!前4句和后4句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由于前4句和后4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复,所以这首作品属于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 师:歌曲的旋律进行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音域不宽,第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第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整首歌曲结合歌词来看,歌曲表现出了优美抒情略带感伤的情绪。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5)手打出乐曲节奏并读出唱名。 师:这首乐曲是几几拍的? 生:四四拍。 师:看谱例,第一小节是什么小节? 生:这是一个弱起小节。 师:现在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先自己识谱。 下面请大家边打节奏边读出唱名。 (6)手打节奏,视唱。 师:弹旋律第一个音,当学生唱到第四句时,教师加入,帮助学生找音准。(教师范唱时应注意适当突出节奏重音,遇到切分音、休止符的地方可以采用比较学习法,让学生聆听两个版本,让学生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生:手打节奏,视唱。 (7)连贯学唱,注意换气的位置。 ① 跟着教师一起连贯演唱歌谱,换气位置准确(只弹旋律)。 ② 请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歌词。 ③ 教师边弹伴奏边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歌谱。 ④ 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谱,教师演唱歌词。 ⑤ 教师弹伴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谱。 ⑥ 给半分钟时间熟悉歌词。 ⑦ 跟伴奏背唱歌曲。 (8) 深入分析歌曲。 学生再次聆听范唱《红河谷》。 师:同学们想一想,咱们要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出这种优美抒情略带伤感的情绪呢?咱们来做个小试验吧!试想两种情境,用两种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