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724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课件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7433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单元,节选,马生序,东阳,下册
  • cover
课件32张PPT。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关于文体: 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 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 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 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 临别赠言,多为赞颂、勉励、 祝愿、惜别之辞。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嗜( ) 硕( ) 叱咄( ) 俟( ) 负箧( )曳( )屣( ) 皲( )裂 衾( ) 绮( ) 容臭( ) 烨( ) 缊( ) 媵( )人 shìchì duōshuòsìqièyèxǐjūnqǐqīnxiùyèyùn2.读准下列字音:yìng文言词语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1.臭古: 今:气味 难闻的气味2.走古: 今:跑 指“行走”3.再古: 今:两次 一次又一次4.汤热水 食物煮熟后的汁水古: 今: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礼愈至 至舍 无从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衾拥覆 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周到到达来因为。以是:因此用,拿却 (表转折)表顺接文言词语4———词类活用手自笔录 (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 (腰佩,名词用作动词)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要求引用原文的词语或句子回答)问题探究:(1)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致书之难 (2)又患无硕师……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 负箧曳屣……大雪深数尺 ———求师之难 (3)足肤皲裂……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生活之艰 ⑴手自笔录……走送之…… 遍观群书 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色 愈恭,礼愈至 ⑶大雪深数尺,负箧曳屣,足肤皲裂而不知…… ⑷略无慕艳意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①“勤” ②“以中有足乐者”(勤奋、刻苦、乐学) 3.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⑵自已与同舍生生活情况的对比。 ⑴师生态度的对比。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缊袍敝衣,日仅再食 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即:要勤奋,能吃苦,乐于学。4.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宋濂作者简介 宋濂,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生 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与 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 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 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5.作者为什么要谈自己的这些求学经历呢?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了;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了;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要是)他们学业(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