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9057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4.综合性学习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24471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新课程,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
  • cover
课件14张PPT。到民间采风去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素材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民风民俗吗?素材导入素材导入 1.先查阅地方志,或者向身边亲友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家乡的事。 2.查一查有关资料,看看你家乡的方言属于哪一种,在你所属的县市,主要说哪几种方言。 3.根据条件,组织到民间进行调查访问,内容包括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等民俗特征。举办一次民俗展览会。 4.对于传统节日,一是搜集有关的诗词、对联等,在班上展示你的成果。二是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集有关的传说、故事。 活动指导活动内容活动示例(一)家乡素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 向班上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如:河南名胜知多少? 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包公祠、开封铁塔、雪花洞、鸡公山、嵖岈山、关林庙??? ??? 活动示例活动示例(二)节日探源 1.春节 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 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春节的起源: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活动示例2.元宵节:(农历 ) 正月十五 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 灯谜,吃元宵,踩高跷,舞狮子 等。 元宵节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 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 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活动示例重阳节(农历9月9日) 民俗习惯: 重阳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出游登高、赏菊赋诗、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活动示例(三)认识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 2、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 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 4、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 5、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 6、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 7、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长沙)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人们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传统习俗。 _____链接中考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任写两个即可)链接中考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 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1)中秋节:_____ (2)七夕节(乞巧节):_____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链接中考3.策划节日活动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