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58244

八上第5次写作训练《在记叙中巧用议论》(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6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次,写作,训练,在记叙中巧用议论,教学设计
  • cover
八年级上册第5次写作训练 课题:《在记叙文中巧用议论》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具有真情实感。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进行渲染可以直接点明人物的思想性格,评价人物,阐明所写事件的本质意义;可以更鲜明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也可以使作者的见解获得恰倒好处的表现,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学生大多在千方百计地运用,但往往造成以下的后果:①立意肤浅。②抒情和议论的内容与记叙的内容不能有机地融合,有游离或孤独之感,形成两张皮。③缺乏真情实感,只是套话俗话。例如:“啊,多美啊!”“这是多么叫人感动啊!”,因此,进行这一次作文训练很有必要。 2、教学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3、教学难点 精当的议论。 【学情分析】 在作文中说道理并不难,就像我们每天跟人交流时都要发表看法,甚至与人争论一样,是很自然的事。 1、在阅读教学中对这种叙述与议论的结合已给予点拨,学生对此应有所掌握。 2、如何紧扣叙述,恰当地发表议论,需教师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把握作文中议论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语言,使文章见解深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请一同学自愿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 教师讲解: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二、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一】要点点拨 1、 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 (1)记叙文的议论 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2)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A、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开篇即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高度概括了白杨树的特征,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之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如《孔乙己》中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C、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中考满分作文 《那微笑改变了我》 (江苏盐城例文)的结尾 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却让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