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杜甫诗三首》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岱宗夫如何_____ 齐鲁青未 出卷网了_____ 决眦_____ 凌绝顶_____ 搔更短_____ 不胜簪_____ 逾墙走____ 出卷网___ 邺城戍____ __、 ____ 老妪_____ 泣幽咽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与李白并称为“ ”。 出卷网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他被尊称为“ ”。《春望》、“三吏” 、“三别”是杜甫写于___ ___之乱时期的作品。“三吏”是:《新安吏》、 、《潼关吏》 ;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造化钟神秀_____ ⑵阴/阳割昏晓_____ _/___ _____ ⑶会当凌绝顶_____ ⑷浑欲不胜簪_____ ⑸吏呼一何怒_____ _____ ⑹老翁逾墙走_____ ⑺急应河阳役_____ ⑻荡胸生曾云_____ _____ ⑼二男新战死_____ ⑽有孙母未去_____ ⑾犹得备晨炊_____ _____ ⑿夜久语声绝_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望岳》诗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 出卷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 2.《望岳》中 , 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 4.《春望》一诗中作者移 出卷网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 5.通过《春望》中的 ,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6.《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 出卷网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__ ____。 7.《石壕吏》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 出卷网句子是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 。 8.《石壕吏》中_____ 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比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三、内容理解: (一)阅读《望岳》,回答下列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 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达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诗人的赞美之意。 C. “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 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2.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二)阅读《春望》,回答下列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4.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