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68160

八下第12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7298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下,12课,罗布泊,消逝,仙湖,课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今天,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中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今天,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罗布泊、胡杨树、其他环境被破坏的资料,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预习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欣赏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完后说说你的感想。(出示罗布泊往日画面)这个地方简直是如诗如画,令人无限向往。但是,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却永远的看不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板书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今天,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体会文中表现出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1、展示作者名片 吴刚,男,汉族,1953年6月生,山西灵石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文学作家。21·cn·jy·com 2、展示搜集资料 如: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辞海》2-1-c-n-j-y 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汉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 胡杨,杨柳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叶形多变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的叶全缘或疏生锯齿;卵形、扁卵形、肾形的叶具缺刻或全缘,无毛,带灰色或淡绿色。耐盐碱,生长较快。21*cnjy*com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戈(gē)壁 裸(luǒ)露 张骞( qiān) 庇护(bì) 4、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和煦:温暖。 吞噬:比喻消溶,湮灭。 庇护:袒护,保护。 干涸:干枯匮乏,形容河里没有水的样子。 裸露:暴露在外;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海变桑田,桑田变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浑然一体:合为一体,不可割裂。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现在请大家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篇报告文学的讲述了什么内容? 点拨:文章叙述了我国西部著名的罗布泊从如“仙湖”的广阔水域到迅速干涸为沙漠的过程和原因。 2、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哪一句话看出来? 点拨:批判指责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随意破坏,并警示人类若还不以此为戒、保护和抢救大自然,人类必将面临更大的灾难和惩罚。从“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看出来。【版权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