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78541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654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答案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 --海伦 凯勒预 习 案【知识链接】背景链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 出卷网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出生。现当代著 出卷网名诗人,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被人称为“诗坛硬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文章内容结构 (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是我的小学课本。第二部分(第2段),交代父亲带回来很多书。第三部分(第3—9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第四部分(第10—14)交代和我的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文章主旨: 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写作特点: 1、质朴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写出了那艰苦的岁月弥足珍贵的父子情、朋友情、与狗的默契和感情。2、朴素的语言,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作者从生活中悟道人不能忘本,苦难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一笔人生的财富。课前学习:自主研读(熟读课文、词义辨析、文句摘抄)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翻来fù( )去 掺( )和 脊( )背 枉( )读 yōu( )默 马鬃( ) 酷( )似 磨蹭( ) qī( )惨 aò( )秘(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温厚: 知书识礼: 酷似: (3)改正下面的错别字粗制烂造 翻来复去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藏污纳沟 2、对课文的初步理解(1)“我”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找出请写在下面。 3、对课文题目“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第一本书”仅指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B、“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C、“我的第一本书”指父亲给“我”上的第一课。D、“我的第一本书”指“我”和乔元贞的友谊。4、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则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长签字: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一)整体感知 1、作者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哪些人? 事件: 主要人物: 2、文题“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小组交流,互为补充、归类)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二)文本探究 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书”中的苦与乐。 2.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 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提示: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三)语言赏析 品味下列重要语句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 出卷网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