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86845

第6课《雪》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6次 大小:676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导学案,答案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雪》导学案 教师寄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预 习 案【知识链接】1、 了解作者、介绍背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 出卷网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 出卷网”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2、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描绘江南雪景的柔美和北 出卷网方雪景的壮美,赞颂了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飞雪的不屈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勇猛抗争精神和向往春天、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3、写作特点(一)运用象征手法,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浸透了幻想的、隐喻的意象,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意境。 ( 二)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三)语言风格独特。 读课文,揣摩感情 阅读指导: 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文体知识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 出卷网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磬口( )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褪尽( ) 朔方( ) 凛冽( )( )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 凛冽: 。 天宇: 。 精魂: 。 消释: 。升腾: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思考如何划分课文层次 4、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谜面 “忽如一夜春 出卷网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 )5、同学们还说出哪些写雪的诗句呀?(3句)家长签字: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1、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这两个地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3、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把江南的雪比作什么?突出了雪怎样的特点?4、在第四段的开头,作者用了“但是”一词,请说说作者这样用的用意。5、朔方的雪的什么特征?鲁迅先生借朔方的雪赞扬了怎样的精神?6、结合课文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一句的深刻含义。7、精读感悟,把握情感。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