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87679

2016-2017学年[京改版]八年级语文(下)《“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246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6-2017,学年,改版,八年级,语文,“友邦惊诧”论
  • cover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1、学习驳斥反动论点和论据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反语和对比、排比、反复句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感彩和气势。 3、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愤恨,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坚决彻底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了解驳论的一般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背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立论在以前所学的议论文中已经接触得比较多了,那么驳论是什么样的文章呢,我们还没有学过,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驳论文章,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作者驳斥的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驳斥的。 二、文体常识 1、 复习议论文的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学习论证方式: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三、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预谋,制造借口,悍然向我东北重镇沈阳进攻,这就是丧权辱国的“九·一八”事变。当天,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队“绝对抱不抵抗主义”,“不许冲突”,撒进山海关内。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只三个多月时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据了东北三省。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动员起来,进行抗日救国。全国各界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此时,各地爱国学生于9月28日、10月正日两次集会南京,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第一次,蒋介石要求学生“忍辱含愤,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第二次,学生在风雨中坚持了一天半,蒋介石大耍欺骗手段,口头表示“三天后宣布出兵抗日”,实际上是溜之大吉。他给学生送去一张条子,叫大家回去“安心读书”。各地群众对此极为气愤。12月17日,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爱国学生在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蒋介石见欺骗威胁无效,就下令军警开枪镇压,在南京珍珠桥畔,30多名爱国学生惨遭杀害,一百多名学生受伤,大批学生被逮捕。国民党政府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竟血口喷火,给学生加上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并于次日(12月18日)通电各地军政机关。12月20日,《申报》刊登了这则电文,标题是“取缔学生越轨行动”。 鲁迅在发生国民党政府南京血腥屠杀后的第三天,针对上述情况写了这篇《“友邦惊诧”论》 四、整体感知 1、 注音: 庸 yōng 兹zī 埠bù 诧chà 毙bì 捣dǎo 殴 ōu 劫 jié 逮dài 诬wū 敷衍 fū yǎn 2、 解词: 不道 攒击 莫名 国将不国 党国 呈文 越轨———(行为)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 敷衍塞责———不负责任,只是表面上应付一下。 3、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分析: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叙述学生请愿游行的原因,说明学生的游行示威完全是正义的,再引出反动政府的“通电”作为批判的靶子。     第二部分(2~ 5段):用对比方法,针对“电文”中“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反动论点进行批驳。      第三部分(6~7段):进一步揭露指出“友邦”、“党国”和“军政当局”乃主子、奴才和鹰犬的关系。     第四部分(末段,后记):回应开头所引“电文”,证明反动论点所持的论据纯属捏造。 五、合作探究 1、作者在摆出敌论之前用较多笔墨交代学生请愿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使学生的爱国行为和国民党的卖国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