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09719

八下第16课《南京大屠杀》(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6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下,16课,南京大屠杀,练习,答案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南京大屠杀》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蹂躏( )( ) 毛骨悚然( ) 褴褛( )( ) 蛊惑 ( ) 狰狞( )( ) 寻觅( ) 蹒跚( )( ) 虐待( ) 尸骸( ) 诅咒( ) 惨绝人寰( ) 二、解释下列词语: 蹂躏: 褴褛: 蛊惑: 熙熙攘攘: 毛骨悚然: 凶神恶煞: 惨绝人寰: 三、根据课文填空 《南京大屠杀》是一篇_____(体裁)。本文所举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人证是_____。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军民共_____人遇难。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五、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C.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六、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又给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史剧重演!21·世纪*教育网 1.上面文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 _____ 2.文段中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 3.第一句话中的“旧时容颜”作者没有描述,请你根据自己的想像写一段约150字的景物描写,展现日本践踏下的南京的样子。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七、阅读 转身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2-1-c-n-j-y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21*cnjy*com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来源:21cnj*y.co*m】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