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8753

第4课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8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4课,动物,力量,认识,高效,运算
  • cover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清华大学-出卷网-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四课。本节课是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求和 、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的计算,分别利用了公式法和函数法。公式、函数是Excel中常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体验用Excel软件进行自动运算的方便、快捷与准确,体会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在“DIY”一节中,设置了count 函数,在“智多星”一中设置了MAX 函数,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受Excel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自主探索未知的世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一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比如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和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 2003,利用思维的迁移能力,这学期开始学习数据处理软件--Excel 2003.但每个班的学生素质不一样,针对实验班的学生,教师讲起来比较轻松,一点就通;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老师讲过之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还需要手把手的教。本课学习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第二课--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设计了A、B、两种不同层次,难度依次增加的上机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自由选择一个任务来完成。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到Excel进行数据运算时,所采用的公式法和函数法两种方式。 2、掌握在Excel中运用公式法进行数据运算时,它是按单元格地址取数运算的。 3、认识Excel中的常用函数:sum average count max,将公式法与函数运算法进行比较,掌握Excel中运用函数法进行数据运算的方式,会正确选取数据区域。 4、感受Excel的强大运算功能,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信息素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及要领。2、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竞赛、当堂检测的方法,既增了课堂的乐趣,又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公式以及Sum 、Average等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学而无用。 2、通过对本课中的工作簿--“黄牛和水牛的拉力计算”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各地的牛的品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面,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操作。 3、通过让学生完成“水电费调查表”的要求,同时观察表中的数据,告知学生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用电,要养成节能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明白节约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 4、让学生完成“模拟考试成绩表.XLS”,让他们看到这些分数之后,体会到用功读书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4、通过上机,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 四.教学重点 1、用公式法、函数法进行常用的数据运算。 2、正确选取参加运算的单元格区域。 五.教学难点 1、公式运算是按单元格地址取数的方式 2、函数运算中对数据区域的选取 六.教学策略 设计本课时,我着重考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非常迅速,自主学习的资源和途径也很多,可以是书上的文字资料、老师录制的视频演示资料,也可以是从网上下载的相应学习资料。所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获得的方法很重要。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说是终身受益。信息技术课,既要让学生学习新知,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操作是有针对性、目的性,不是让他们乱点乱按。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先讲解本课的核心内容,然后安排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