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72367

2017春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课件 16 南京大屠杀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117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17,春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 cover
课件28张PPT。第16课 南京大屠杀 八年级下册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68年前,30多万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不要忘了1937年12月13日,不要忘了惨死在日军手下的30多万中国同胞,不要忘了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杀戮……历史,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请不要忘记———1937年的那个令全中国人最寒冷的冬天! A、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以后长达6个星期 的时间内,日军对我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者达30多万人!B、日军采用了枪杀、刀砍、割腹、肢解、水溺、火烧等屠杀手 段,其野蛮暴行为人类文明史所罕见,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 遭遇到了空前的劫难! C、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摘自《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D、历史不容抹杀,历史不容篡改,历史不容重演! 劫后的南京,断壁残垣,满目荒凉。历史是不容抹杀的。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企图抹杀这一段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他们声称:经“研究”发现日军在“南京事件”中并没有对当地平民实施有组织的屠杀行为,中国方面应当就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提出证据;并说如果真有那种“破天荒”的事情(大屠杀),当时的外国随军记者为何没有报道? 同学们,曾经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真是无据可查的“谎言”吗?果真是没有目击者的报道吗?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温书林先生写下了这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揭露了日寇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罪行。让我们一起在这篇文章中寻找有力的证据来痛击日寇右翼势力的无稽之谈吧。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杀人比赛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体裁 :报 告 文 学 报告文学, 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它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有三个特点: 1、新闻性。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必须是科学的真实准确。(让事实说话) 2、文学性。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各种文学艺术手法。(用文学手法描写再现) 3、 政论性。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恰当的抒情议论) 温书林,男,1961年10月5日生于山东省招远市;1979年9月至1983年9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读大学本科,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90年9月先后任大学教师、北京通利公司经理,1990年至1992年9月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也是《南京大屠杀》一文的作者。 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悚然sǒng ? 蹂躏róu lìn  尸骸hái ?  褴褛lán lǚ 呛qiāng   ? 蛊惑gǔ 寻觅mì ? 惨绝人寰huán ?熙熙攘攘: 蹂躏: 令人发指: 惨绝人寰: 毛骨悚然: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令人愤怒的头发都竖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人世上再也没有那样凄惨的了。身上汗毛倒竖,脊梁骨发冷。形容心灵或身体突然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恐惧感觉。内容概括 五十年精神无常难掩蹂躏 不应忘记 燕子矶十万难民五万尸骸 惨绝人寰 下官夜绑缚长阵尸积如山 残无人道 草鞋峡五万俘虏齐遭射杀 万恶不赦 杀人狂猛举屠刀杀人成魔 人性沦丧 三十万惨遭杀害铁证如山 牢记历史 趁年轻记住奇耻明确方向 发奋图强 在一下内容处做上标记(主要三次)1937.12.13 燕子矶 五万人1937.12.15 下关 数千人1937.12.18 草鞋峡五万七千人南京军事法庭查证: 日军集体大屠杀 案, 万人; 日军零散屠杀 案, 万人; 总计在南京屠杀 人 相关数据 281985815340000 1、这篇文章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请看上述数字是真实的吗?说明理由: 课文中讲到的事情,不少是当事人的口述和资料的记录,不是作者的猜想。2、找出与“大屠杀”相关意义的词:蹂躏惨遭悲嚎恐怖凶神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