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76919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42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桃花源记》同步精品练习 1、《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又名_____,字_____,世称_____,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_____”,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_____(填朝代)著名_____诗人。 2、从课文题目我们能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 _____,该成语的意思是: _____, _____, _____。 3、给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 豁然开朗:_____。 屋舍俨然:_____。 阡陌交通:_____。 黄发垂髫:_____。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妻子邑人:_____。 及郡下:_____。 诣太守:_____。 刘子骥:_____。 4、下列名句加红色的字意思与现代汉不同,请解释。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5、解释下列加红加斜体的词语: 缘溪行:_____。 落英:_____。 缤纷:_____。 渔人甚异之:_____。 欲穷其林:_____。 豁然开朗:_____。 屋舍俨然:_____。 桑竹之属:_____。 悉如外人:_____。 黄发垂髫:_____。 并怡然自乐:_____。 并怡然自乐:_____。 乃大惊:_____。 具答之:_____。 便要还家:_____。 咸来问讯:_____。 邑人:_____。 绝境:_____。 问今是何世:_____。 无论魏、晋:_____。 为具言所闻:_____。 延至其家:_____。 此中人语云: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既出:_____。 得其船:_____。 便扶向路:_____。 处处志之:_____。 及郡下:_____。 诣太守:_____。 寻向所志:_____。 寻向所志:_____。 欣然规往:_____。 寻病终:_____。 后遂无问津者:_____。 后遂无问津者:_____。 6、翻译句子(来自历年中考试题)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3、初极狭,才通人。 4、豁然开朗。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10、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4、不足为外人道也。 1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6、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本文有四个字都能表示“全”“都”,它们是: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 2、并怡然自乐。_____。 3、咸来问讯。_____。 4、皆出洒食。_____。 8、下面句子中哪两个词意思相同?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 9、下面句子中哪两个词不达意思相同?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_____。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 10、比较下面两句中“世”的意思。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 2、问今是何世。_____。 11、在括号里填上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2、从课文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作者向往的是什么?(提示:请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中考题) 13、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中考题) 14、桃花源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中考题) 15、理解性背诵默写 1、桃花源外的桃花林风景是怎样的? 2、桃花源内是一派怎样的风光? 3、桃花源中的人精神状态怎样?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的几个句好是: 5、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定居这里? 《桃花源记》同步精品练习参考答案 1、《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又名_____,字_____,世称_____,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_____”,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_____(填朝代)著名_____诗人。 2、从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