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77502

《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课件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7911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50张PPT。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29.湖心亭看雪dài湖心亭看雪小知识: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抗州西湖中央,是西湖的三岛之一(另两个是三潭印月和阮公墩)。岛上有亭亦名湖心亭。可谓岛以亭名,亭以岛名。 湖心亭四周绿水环抱,是观赏西湖山色最佳处。在此极目四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不论是月白风清之时,还是山色空濛之际,都 给人以美感。 历来文人墨客游赏湖心亭之后,留下许多珍贵诗文。其中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最为著名。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即选自《陶庵梦忆》。正音 正确朗读课文正音,正确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gēngcuīsōnghàngdàngzhēn正音,正确朗读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qiǎnggèng注释 口头翻译课文按注释学习加红色的词语鸟兽的细毛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白气弥漫的样子全小草,草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ráo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通“桡”,撑(船)。译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按注释学习加红色的词语还酒杯像……一样。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做客客居南京译文2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答问 深入理解课文作者“看雪”是在什么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是日更定。 张岱写此文,是在他晚年,那时明朝已亡,但作者纪年却仍用“崇祯五年”,而不用清朝的或干支纪年法,用意何在?抒发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表达决不与新统治者合作的高士情怀。 张岱自序: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作者看雪的地点是:湖心亭 湖心亭在什么地方? 杭州西湖天堂雪景啊!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字可以去掉吗?不可。 “独”字表现“湖心亭看雪”的独特,呼应后文之“痴”。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