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命题人:吴昌文 一、基础知识(40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2分) (1)咸来问讯 (2)诣太守 (3)寻病终 (4)斯是陋室 (5)往来无白丁 (6)可爱者甚蕃 (7)罔不因势象形 (8)尝贻余核舟一 ⑼欣然规往。_____ ⑽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 ⑾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 ⑿其两膝相比者。_____ 2.古今异义词辨析(8分) (1)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4)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文学常识填空(7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 ____(朝代)诗人_____ 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 _____是_____ 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 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 复行数十步, 。 , ,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不蔓不枝,……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 _____, 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 ,_____ ⑤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3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3分)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⑵便要还家( ) ⑶故人不独亲其亲( )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 ) 7、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从表达方式上讲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2分) 8、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 10、用(甲)文的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2分) 12、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现实社会实际,谈谈你对建立和谐社会的认识(3分)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土地平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