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83655

山东省德州市二0一七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解析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220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语文,解析,扫描,试题,水平考试
  • cover
解析:B项中“弄”应读“nòng ”,“哺”应读“bǔ”。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解析:D项中“故名思义”应写作“顾名思义”,“味同嚼腊”应写作“味同嚼蜡”。 答案:D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解析: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此处用来指戏曲广播体操,该成语使用不当。 答案:B 4.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解析:C项是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定语。 答案:C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解析:“金乌”是太阳的别名,“曦和”代指太阳。 答案:A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解析:“人民的名义”是篇名,应用书名号,即《人民的名义》。 答案:A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解析:A.否定过度,应删去第二个“不”;B.语序不当,前后不对应。应改为:它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C.并列不当,“蔬菜批发商”与“商户”语义重复。应删除“蔬菜批发商” 答案:D 解析:(1)此题考查名著阅读。回顾自己读过的内容,根据记忆回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2)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他”可断定人名是屈原,屈原最著名的代表作是《离骚》,端午的习俗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9.默写 (5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约客》) (3) 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4) 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能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 (5) (少年游·润州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这首词多处化用前人诗句,请写出一句相关原诗: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注意“渐欲”“碧霄”“零落”“碾”的正确书写。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 (2)青草池塘处处蛙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5)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共5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得分。) 10.综合性学习。(6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板块主题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节目内容,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用三个字组成的动宾短语的形式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写一段解说词,解说词内容应紧扣“忆往昔”的主题,结合“师生学习生活”拟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解析:B项对仗工整,是对联。A.C词性不对,不是对联。内容方面也是B项最贴切。 答案:B 二、阅读 (40分) (一)村行 王禹傅 解析:此题考查写作手法。先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再仔细研读诗句,找出对比点,具体分析即可。 解析:认真阅读诗句,圈点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兴长”“惆怅”,根据“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可知,变化原因是看到村桥原树跟家乡景物相似,触发了诗人的思乡情。 (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