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与朱元思书 编写:张一菲 审稿:赵 悦 八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自主预读]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飘荡( ) ②急湍( ) ③轩( )邈 ④泠泠( ) ⑤经纶( ) ⑥横柯( ) 2. 填空。 ①风烟( )净 ②直视无( ) ③急湍甚( ) ④负势( )上 ⑤互相轩( ) ⑥嘤嘤成( ) ⑦( )飞( )天 ⑧经纶( ) ⑨窥谷忘( ) ⑩横柯上( )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 按要求写出句子。 ①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②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③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④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⑤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⑥写听觉感受的: 5. 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这篇文章。 6.我的疑难: [文本研讨] 活动一 朗读课文 寻奇山异水之美 7. 文章哪些语句写“异水”?哪些语句写“奇山”呢? 8. 作者怎样写“异水”,写了哪几方面?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9. 作者怎样写“奇山”? 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 写了哪几种景物?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活动二 悉心体味 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10.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活动三 品读课文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1. 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形象生动的写景句子,认真品味。 [书声琅琅] ◎美文赏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圈点批注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①。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②。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③。 北涉玄灞,清月映廓④。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⑤;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⑥。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⑦。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⑧;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⑨。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⑩?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11)?然是中有深趣矣(12)!无忽。 因驮黄蘖人往,不一(13)。山中人王维白。 (《四部备要》《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 【注释】①腊月下:当腊月(农历十二月)之末。景气:景物气候。故山:旧居之山;旧游之山。作者在终南山陲置有辋川别墅(故址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以前作者曾和裴迪一起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过:拜访。②温经:温习经书。猥:鄙贱之意。谦词。③辄便:就。憩:休息。感配寺:寺名,故址在今陕西蓝田县。④玄:幽深。灞:灞河。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流入渭河。⑤辋水:即辋川,又称辋谷水,在蓝田县南,向北流入灞河。沦涟:波纹。⑥村墟:村落。舂:捣米。疏钟:稀疏的钟声。⑦仄迳:狭窄的小路。⑧蔓发:滋发。可望:可以观赏。鲦:白鲦鱼。矫:举。⑨皋:泽边地。朝:早晨。雊:雉鸣。⑩斯:这。指春景。倘:或许。(11)天机:天性。清妙:清远妙悟。(12)是中:这中间。(13)“因驮”句:趁药农驮黄蘖进城的方便捎信前往。因:趁。黄蘖:通作“黄檗”“黄柏”。一种芸香料落叶乔木,树皮可入药。不一:不一一细说。 读后心语 ◎考场佳作 为了心中的那片碧水 2008年湖北荆州考生 我生长在海子湖边。 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