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91045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77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复习
  • cover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与训练 (4分)全卷书写分。 (26分)完成下面1———7题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囿于( ) 车yìn( ) 荸荠( )   家pēi ( )   络子( ) 招 1ái( ) 2、解释下列成语(2分) 曾经沧海难为水: 如法炮制: 顾名思义: 囊萤映雪: 3、模拟一家人(爷爷或奶奶、爸爸、妈妈、自己)在饭桌上就如何过中秋节这一话题展开的谈话。(可用方言)(4分) 爷爷或奶奶 爸爸 妈妈 自己 4、仿照下面句式的结构及特点,写一段话。(4分)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的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5、试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⑤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喜欢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6、写出关于节日的诗词或对联两联,写出关于思乡的诗词两句(4分) 7、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分) (甲)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沈从文《云南歌会》) (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阅读下文,做8———25题。(40分) (一)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