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扫描: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一、 单项选择题 中国的城市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空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于焚烧发电,废渣用于制砖,余热用于取暖,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 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 加剧了人地矛盾 D. 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2. 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 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 露天焚烧 C. 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 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沙柳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下图为沙柳造纸产业链图,读图完成3~4题。 3.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 防风固沙 B. 吸烟滞尘 C. 保持水土 D. 净化空气 4. 造纸产业链条(  ) A. 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 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 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 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分别表示(  ) A. 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B. 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 环境、市场、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D. 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6. 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 釆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③ 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④ 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1985~1995年该地(  ) A. 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 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 C.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8. 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 1985~1990年 B. 1990~1995年 C. 1995~2000年 D. 2000~2005年 “生活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为生活质量与GDP和电力消耗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 9.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① 人均GDP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② 人均电力消耗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③ 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 ④ 人均GDP在3 000~6 000美元时,人均电力消耗会有所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②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边污染边治理 ③ 人均电力消耗指数高,生活质量就高,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④ 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上海复旦大学学生顾某,毕业时主动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地农业特点,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生意越做越红火。读该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 A. 水稻种植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12. 该生产模式下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主要是因为(  )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二、 双项选择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 A. 滑坡、泥石流 B. 酸雨危害 C. 臭氧层空洞 D. 荒漠化、水土流失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