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7533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七章 成语运用 语法知识课件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56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
  • cover
课件50张PPT。第七章 成语运用知识梳理一、实词 1.名词 分类意义语法特点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表示人的名称,如:学生、同志、作家。 ②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如:书本、高山。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如:政治、科学、友谊。 ③表示时间名称,如:早晨、明天。 ④表示处所名称,如:上海、中国。 ⑤表示方位名称(简称方位词),如:上、下、前面、东面、左边。知识梳理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面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面,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知识梳理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如:坐、听、宣传、禁止。 ②表示出现、消失或发展变化,如:有、发生、演变、消灭。 ③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恨、担心。 ④表示使令,如:叫、让。 ⑤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如:能、会。 ⑥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来、去、上来、出去。 ⑦表示判断(判断词),如:为、是。补语。知识梳理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可受副词“不”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用来连接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充当知识梳理3.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意义的词。 ①表示事物形状,如:高、矮。 ②表示事物性质,如:漂亮、结实。 ③表示事物状态,如:快、慢。 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除少数表状态的形容词外,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很”修饰。 ③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知识梳理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①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如:两个、二分之一、三倍。 ②表概数,如:几、许多。 ③表序数,如:第一、老三。 语法特点 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表示,不能用倍数表示。知识梳理5.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①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物量词。如:个、只、件。 ②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如: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语法特点 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词。通常用作定语、状语或补语。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知识梳理6.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的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①人称代词,如:你、自己、咱们。 ②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多少。 ③指示代词,如:这、那、如此。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语病。知识梳理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可造成指代不明的语病。 知识梳理二、虚词 1.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①表示范围,如:都、全、单单、统统。 ②表示语气,如:可、倒。 ③表示肯定、否定,如:不、没、是否、必须。 ④表示时间、频率,如:刚、恰好、立刻、偶尔。 ⑤表示程度,如:很、极、极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