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9814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导学案(2课时)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38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语文,必修,第一,单元,故都的秋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故 都 的 秋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2、把握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3、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重难点 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课时1【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饱尝(cháng) 赏(shǎng)玩 领略(luè) 疏疏落落(lào) B.陪衬(chèn) 落蕊(ruǐ)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 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ǒ) 潭柘寺(zhè) D.廿(niàn)四桥  房檩(lǐn) 点缀(zhuì) 一椽破屋 (yuán) 2、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_____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秋蝉的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的感触来的。 A.领略 衰弱 萧索 B.领会 衰落 萧索 C.领略 衰落 萧条 D.领会 衰弱 萧条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二、阅读引导 问题1、文章标题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和描写的内容,而在文章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概括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特点。 问题2、最后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阅读批注和质疑 质疑1 质疑2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 为什么题目不叫“北平的秋”而要为“故都的秋”? 探究二: 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于南国之秋,有让他难以割舍、忘怀的地方,是哪些秋景让作者如此牵肠挂肚呢?这些秋景的特点是什么? 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编写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故 都 的 秋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2、把握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3、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重难点 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课时2【训练案】(或等拓展) 一、综合训练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