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2-编辑视频短片 【教学目标】 了解“会声会影”的界面组成及其功能,如三种不同视图的作用。 能熟练使用“会声会影”添加转场效果、添加和修改字幕文字。 能根据短片制作方案,运用“会声会影”软件完成短片的初步制作。 能通过交流、比较,客观评价他人与自己的作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能通过交流、比较、反思,总结视频编辑软件的操作技巧。 养成随时保存文档及不断完善、优化作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依据短片制作方案初步完成视频的制作。 掌握“会声会影”的各种基本操作,如选择合适的视图、安排素材的顺序、加入转场效果、添加修改字幕文字。 【教学难点】 掌握“会声会影”的各种基本操作,如选择合适的视图、安排素材的顺序、加入转场效果、添加修改字幕文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的视频短片范例。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建立短片编辑并插入视频素材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建立视频短片编辑项目 1.引入:这节课我们将根据上节课的视频短片制作方案,初步完成短片的制作。 2.指导学生新建项目文件并命名: (1)向学生介绍新建项目文件的步骤,并要求学生根据短片的内容为项目命名。 (2)请学生查看“会声会影”项目文件的后缀名是什么,是否与其他视频编辑软件的项目文件后缀名相同。 新建视频项目文件,为项目文件命名。 让学生通过新建项目文件并命名,了解建立项目文件是视频编辑的第一步,知道VSP文件是“会声会影”特有的项目文件后缀名。 在故事板视图中按顺序安排视频素材 1.向学生介绍“会声会影”的界面及其基本功能。 2.向学生介绍三种视图: (1)三种视图分别适用的场合。 (2)三种视图之间如何切换。 (3)提问:在哪种视图模式下能较为便捷地按要求安排视频素材顺序? (4)巡视并指导学生按方案中的视频顺序安排视频素材。 3.组织学生思考: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中,是否是将素材复制至项目文件?项目文件的大小会不会很大?为什么? 1.熟悉“会声会影”的界面,了解它的功能。 2.学习并操作“会声会影”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并尝试几种视图模式的相互切换。 3.在故事版视图中,按短片制作方案安排视频顺序。 4.思考、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熟悉“会声会影”的界面。 2.让学生了解不同视图模式适合不同的编辑要求,没有一种视图模式是万能的。 3.让学生理解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中并不会增加项目文件的大小,因为只是保存了项目文件的相关信息。 4.培养学生及时保存文件的意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加入转场效果和字幕文字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提出本课的任务:添加转场效果,并为相应的场景添加字幕文字。 明确本课的任务。 开门见山,留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 添加转场效果 1.以星光小组的短片为例,指导学生合理地添加转场效果。(1)提问:什么是转场效果?它的作用是什么?(2)提问:“会声会影”提供了哪些转场效果?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3)提出要求:为自己的短片选择合适的转场效果。2.巡视指导学生为自己的短片添加转场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补充新知识。 1.了解在短片中添加转场效果的意义。 2.根据短片内容选择合适的转场效果。 1.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添加转场效果的方法。 2.鼓励学生养成不断完善、优化作品的习惯与意识。 3.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优秀的短片作品。 输入字幕文字 1.以星光小组的短片为例,指导学生添加字幕文字。(1)指导学生观看星光小组的短片,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短片,寻找不足之处。(2)提问:“会声会影”提供了哪些字幕文字的样式?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3)让学生根据方案为短片选择合适的字幕文字。 2.巡视指导学生为自己的短片添加、修改字幕文字,并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