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39681

2017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文言文阅读(二)(41-78)(含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478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文言文阅读(二)(41-78) 四十一、(2017年曲靖)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欣然起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C.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  遂与外人间隔 D.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 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四十二、(2017年西宁)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 拂: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①管夷吾举于士 于:    ②曾益其所不能 其:    3、用现代汉语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_____ 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十三、(2017年广安)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林壑尤美_____ ②有冀然临于泉者_____ ③既得斯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