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839791

20 剪纸欣赏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11-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9561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剪纸,欣赏,课件,2份,打包
    课件47张PPT。教材理解与把握 在首页图版的剪纸欣赏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初步认识了几种剪纸的基本纹样,对剪纸的夸张造型特点有了一定的感受。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对剪纸纹样的概括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连续纹样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尝试。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作为首页图版剪纸欣赏的延续性学习,在教学时着重从以下四点切入开展活动:一是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方式呈现的不同的艺术特色;二是对剪纸夸张概括的造型特点进行体验性的发现和学习,学习民间剪纸艺术家把握物象特征的方式;三是发现和欣赏剪纸艺术中最基本的几种纹样,感受基本纹样的设计在民间剪纸创作中的作用;四是在欣赏剪纸作品的风格与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剪纸与传统民俗的关系,初步了解剪纸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方式呈现的不同的艺术特色。 2.初步感受传统剪纸与传统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对比发现、欣赏交流中,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造型夸张的特点,了解基本纹样的设计在民间剪纸创作中的作用,并尝试体验纹样的装饰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不同风格、表现形式的剪纸艺术,唤起对剪纸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欲望。 2.在欣赏评述中,激发关注生活、表现生活的愿望。课题与课标的构架 ●目标对应 欣赏学生感兴趣的民间剪纸作品,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建议 通过观摩录像、图片讨论等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剪纸作品,感受其造型与纹样的特点。 ●评价要点 学生乐于参与欣赏、学习活动,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课件支撑 由于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民间剪纸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了解甚少,因此可由五个模块完成教学。 第一模块:剪纸动画视频———整体感知,激发兴趣。 第二模块:剪纸分类、题材欣赏———了解剪纸的分类、题材及其寓意。 第三模块:库淑兰与蔡兰英作品欣赏———了解民间剪纸的代表艺术家。 第四模块:图片解构———理解剪纸的风格与创作手法。 第五模块:知识链接———相关知识点解析。 你能说一说这两匹马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马 速写 门采儿 中国画作品中的马和剪纸马又有怎样的区别?你更喜欢画出来的马还是剪出来的马?为什么? 奔马 中国画 徐悲鸿 与绘画相比,剪纸有以下几个特点透雕感———只要在纸上剪、刻出大大小小的洞眼,就可看到纸平面上形成的透空花纹。连接性———只要点、线、面构成连接的形象丰满、完整,就能产生“万剪不断”的情趣。装饰性———剪纸的形象夸张、简化,其轮廓和形状坚实而清晰,常以直、曲、锐的纹饰强化、美化物象特征。刀味纸感———顿挫的稚拙感、明快的流利感,具有以刀代笔进行纸上作画的审美情趣。 复数性———将色纸重叠放置后剪刻,可一次性产生几张到十几张相同的成品;将单层纸对折或反复折叠后剪刻,可一次性产生一幅或多幅连续的剪纸作品。 剪纸,又叫刻纸,基本加工技艺是用剪刀或刻刀镂空雕刻,形成图案,是一种装饰性较强的纸上平面造型。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 民间剪纸的起源 中国民间剪纸已有1500年的历史,它所表现出的淳朴的艺术特质,深刻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 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对马、对猴团花剪纸。对马(残片)北朝(公元541年)阿斯塔那306号墓出土 对马团花是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于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出土。作品在六边形内,交错安排圆形、菱形、三角形,组成一朵莲花。在六边形团花之外,剪出一圈对马,马昂首挺立,被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