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41770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2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试卷
  • cover
古诗词鉴赏 滨州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4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答案】 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解析】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鉴赏诗歌,描绘画面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思念家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德州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考点】EL:思乡怀人诗. 【分析】题目点明了事件和地点,诗歌的前六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味,写出了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两句,诗意一转,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言简而情深. 【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 答案: (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 (2)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3分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东营 (一) 盆 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分析】诗人笔下的这一盆池可不一般:它可以“偷”一片天,它洁净如镜,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