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64988

苏教版六上 第4课《古诗两首》(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39275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4课,古诗两首,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4课《古诗两首》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两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涕、巫、洛、祭”4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 ②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殷切期望和爱国情感。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 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是谁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演示第2、3张幻灯片) 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演示第4张幻灯片) 唐代王昌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 《从军行七首 其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表达了作者思念名将李广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喜欢读课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5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狂喜的心情。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4.认读生字:(演示第6张幻灯片)(1)涕、巫、洛。(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 说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明白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演示第7张幻灯片)(插入音频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3.总结整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抒 发了诗人因多年的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思想感情,这是诗人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演示第8张幻灯片)4.解读作者:(演示第9张幻灯片)杜甫:712—770,是中 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5.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10-13张幻灯片)闻: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涕泪:眼泪。      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 路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襄阳:今属湖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