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课前导学及解析) 苏教版 18.青松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化”、“压”“挺”、“且”、“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4.在诵读中体会、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导学资料】 请搜集松树有关资料。 【作者简介】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温故知新】 1.英英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2.填空。 大雪压( )( ), 青松挺( )( )。 要知松( )( ), 待到( )( )时。 3.读读,抄抄。 大雪 青松 高洁 待到 【探究学习】 学习板块一:学习生字、生词。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压青松(yā yà) 雪化(huà hà) 挺直(tǐng tǐn) 待到(dài dāi) 2.一字开花。 化( )( )( ) 挺( )( )( ) 且( )( )( ) 3.理解下列词语。 高洁: _ 待到: _ 学习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播放素材:课文朗读音频 1.请你根据朗读音频,画出课文的朗读节奏。 _____ 2.补充诗句 大雪( )青松, 青松( )且( )。 要知松( )( ), 待到( )( )时。 3.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这首诗描写了( )重压之下的青松( )的形象,赞颂了( )的品格。 学习板块三:精读感悟。 (一)理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冬夜里的这场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大雪压青松”图片。 _____ 2.再读第一句,哪个字也让你感受到了雪的大?为什么? _____ 3.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它怕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 4.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青松的什么品质? _____ (二)理解“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高”是说雪后的青松怎么样? _____ 2.“洁”是指雪后的青松怎么样? _____ 3.想像一下雪后的青松除了更高、更干净,还会怎么样? _____ 4.这个诗句又赞扬了青松的什么品质? _____ (三)知情明理 1.陈毅元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_____ 2.结合写作背景想想文中的青松指的是谁呢? _____ 3.你觉得中国人民怎么样? _____【课时训练】 一、读读、抄抄。 压住 而且 高洁 知道 挺直 知道 等待 _____ 二、选字填空。 清 青 带 待 ( )松 ( )领 ( )水 等( ) 三、补充诗句。 ( ),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 )。 四、解释诗句意思。 青松挺且直 _____ 要知松高洁 _____ 五、填空。 《青松》这首诗的作者是( ),描写了( )的景象,赞扬了青松( )、( )的品格。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压住 而且 高洁 知道 挺直 知道 等待 解析:这些词语中含有本课会写的生字“压、挺、且、待”,巩固识字情况,培养学生美观、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参考答案: 青松 带领 清水 等待 解析:“青”指颜色,比如青色,青草。“清”你看它有三点水,就是专门指清亮,清澈,凡是形容清亮的都用这个清。“待”指等,等候。“带”率领,引导。例如:带领、带头、带动。 三、参考答案: 大雪压青松 待到雪化时 四、参考答案: 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 解析:这首诗的译文是: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五、参考答案: 陈毅 大雪重压下的青松 不畏严寒 高尚纯洁 解析:本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咏梅》,描写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