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43092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3.2工业生产教案鲁教版必修2

日期:2025-11-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11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产业,活动
  • cover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教学内容及解析 【内容】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鲁教版2009年12月第1版)的第三单元第二节第1课,主要内容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这是关于工业生产活动方面知识的一节课内容,它与自然地理环境联系紧密、相互影响深刻,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工业合理布局的前提和铺垫。本节课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内容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类型。从教学内容,本课先从熟悉的农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入手,区分工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因素的不同,学会进行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再通过案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包括工业地域的形成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教材结构看,通过三部分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工业生产活动的分析思路,了解到工业生产活动的一般情况。教材主要围绕区位因素来展开分析,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本课的学习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能够对某一工业区位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为工业的合理布局奠定基础,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及解析 【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能够举例子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会判断某地区工业生产的集聚和扩散现象。 3.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解析】 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或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如何进行区位选择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判断与分析。借助于图片、材料,设置问题等,让学生通过读图、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活动,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归纳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工业类型(部门),其考虑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五种基本的工业类型,学会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 要会判断工业生产的集聚与扩散现象,要先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本节课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扩散与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并会判断工业集聚与工业扩散的现象。 产业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人类活动。人类利用产业活动,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突出,人类必须协调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高考的重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不会挖掘和运用图示、材料提供的地理信息分析评价某一工业区位的因素和形成条件,而是死记硬背工业类型的特点和形成的区位优势。产生这一困难的原因是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弱。要解决这一困难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外,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图册辅助学生理解。其中关键是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知识对于边疆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会借助一些更贴近地区实际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同时借助学案和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学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明确学习的重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境 (一)导入 工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 [设计意图]工业生产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