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及解析) 苏教版 3.英英学古诗 【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 ā jìng yì céng gǔ shī yuè liɑnɡ ( ) ( ) ( ) ( ) ɡù xiānɡ rì zhào shǒu xiān yì si ( ) ( ) ( ) ( ) 参考答案:安静 一层 古诗 月亮 故乡 日照 首先 意思 (解析:考查的内容都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注意“安静”“日照”的写法。) 二、辨字组词。 思( ) 英( ) 层( ) 诗( ) 意( ) 李( ) 屋( ) 说( ) 参考答案:思想 英国 一层 古诗 意义 李子 小屋 说话 (解析:“意”有五个意向。1.心思:~思。~见。~义。~味。~念。 2.心愿,愿望:~愿。愿~。3.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料想,猜想:~料。~想。~外。5.意大利国的简称。) 三、补充诗句。 静夜思 床前( )( )( ), 疑是( )( )霜。 举头望( )( ), 低头思( )( )。 参考答案: 明月光 地上 明月 故乡 (解析:这是课文中英英学习的那首古诗《静夜思》),括号里让学生写的字都是学生学习过的生字,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今天( )我们学了一首古诗( ) 2.明明说( ) 你的古诗背得真好啊( ) 3.这首诗是谁写的( ) 参考答案: 1. , 。 2.:“ !” 3. ? (解析:感叹句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所以第2句用叹号。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结尾。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五、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1.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 层白霜。 _____ 2.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_____ 参考答案:1.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2. 看着地震灾区武警官兵不舍昼夜,不放弃一丝希望地拯救受灾群众,我不由得留下了眼泪。 (解析:第1句是把“床前的月光”比作“白霜”,照样子用“像”说一句比喻句就可以。“不由得”是不禁,控制不住的意思。) 【阅读理解】 chǔ 铁杵磨成针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退学。 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边遇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 李白顿时领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从此,他便发奋用功,成了一位大诗人。 1.第1段写李白小时候读书_____ 。 参考答案:不用功 (解析:在短文的第一段对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作了概括“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退学。”) 2.“顿时”就是 _____ 的意思。 参考答案:顿时,指立刻。 (解析:李白小时候读书很不用功,但是他听了老婆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什么?用“ _____”在文中画出来。 参考答案: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习作】 小练笔。 同学们,你学习了哪些古诗?你对这些古诗是怎么理解的?请你模仿《英英学古诗》的对话,选择一首你学过的古诗,写一写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参考答案:略【精品】二年级上语文(课前导学及解析) 苏教版 3.英英学古诗 【学习目标】 1.认识“疑”、“霜”等6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背”;会写“英”、“敬”、“李”等9个生字;学会一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导学资料】 请搜集诗人李白的有关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