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级上语文(课前导学及解析) 苏教版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学习目标】 1.会认“盲”“滋”两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婆”“绿”“邻”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探究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4.培养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道理。 【导学资料】 请搜集有关“盲人”的故事和“蝈蝈”的资料。 【作者简介】 滕毓旭:笔名于绪,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石槽村5队人。民盟成员。1953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师范学校任教,曾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儿童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级讲师。 【温故知新】 1.读读,抄抄。 绿色 唱歌 邻居 田野 童年 往日 难忘 欢乐 2.朗读课文,思考: 我送给了婆婆什么? _____ 我为什么送给婆婆蝈蝈? _____ 【探究学习】 学习板块一:学习生字、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认读生字所在的词语。 乐呵呵 绿色 喜滋滋 邻居 盲婆婆 唱歌 时候 替我 走进 田野 小溪 流淌 清波 童年 难忘 欢乐 往日 (1)开火车读词语,集体纠正。 (2)找学生领读生词,检查对生词的识记情况。 (3)小组比赛读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喜滋滋 _____ _____ _____ 学习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朗读视频,课文共有几节?同桌说一说。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 )的事。他送 给了邻居家( )一只会唱歌的( )。 学习板块三:精读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1节。 1.送给婆婆的蝈蝈是什么样的?出示蝈蝈的图片,完成填空。 ( )的蝈蝈 2.“我”怎样捉了一只蝈蝈?如何送给的盲婆婆?出示插图,完成填空。 ( )地提回了 一只绿色的蝈蝈, ( )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 (二)研读课文第2节。 1.第二句说了什么? _____ 2.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 3.“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_____ (三)研读课文第3节。 1.这一节有几句话? _____ 2.第一句中的“歌声”指什么? _____ 3.第二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 4.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_____ (四)研读课文第4节。 1.哪句话表达了“我”送给婆婆蝈蝈后的心情? _____ 2.盲婆婆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_____ 【课时训练】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并打“√”。 盲眼(wáng máng) 乐呵呵(hē hā) 喜滋滋(zī zhī) 绿色(lù lǜ) 流淌(tǎn tǎng) 咯咯笑(gē kē) 您(níng nín) 邻居(líng lín) 走近(jìn jiàn)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邻( ) 居( ) 忘( ) 你( ) 郊( ) 房( ) 盲( ) 您( ) 三、填空。 歌声会领您走进( ), ( )小溪流淌的( )。 歌声会把您带回( ), 相起往日( )的( )。 四、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 _____ _____ _____ 五、想象拓展 歌声会带你走进森林,看到_____ 。 歌声会带你来到公园,闻到_____ 。 歌声会带您走到海边,看到_____ 。 歌声会领你走进二(1)班,看到_____ _。 歌声会_____ ,_____ 。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máng hē zī lǜ tǎng gē nín lín jìn 解析:注意“绿”的拼音,“lǜ”韵母不能省略两个点,“滋”是平舌音“zī”。 二、参考答案: 邻居 居住 忘记 你们 郊外 房子 盲人 您好 解析:每组中的两个字字形相似,要从偏旁部首注意区分。 三、参考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