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75280

二上 第13课《朱德的扁担》(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6766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上,13课,朱德的扁担,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3课《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课题 朱德的扁担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10个生字并学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重点 1.识字、写字。2.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当时面对的困难,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品质。 学法 读悟结合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师:想必大家都认识这张图片吧?对,这就一根扁担,大家再仔细看看第二幅图片,上面有三个字。(演示第2张幻灯片)2.朱德是谁?(演示第3张幻灯片)朱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这根扁担背后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演示第4张幻灯片) 朱德记。指名学生读。 以图片加提问的方式导入,,引发学生对人物的好奇和思考。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5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标注好自然段,读通句子,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二)交流汇报: 1.出示带音一类生字:朱、井、军、必、产、穿、做、尺、并(演示第6-7张幻灯片)(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自读、齐读。2.识字法交流:师:我们经常用什么方法进行识字?(1)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今天你们是怎么记住这9个生字的?(2)“井”、“并”读后鼻音。“军”、“产”、“穿”读前鼻音。对,孩子们真聪明,都很快把这些字记住了。3.书写指导:(演示第8张幻灯片)(1)指名说一说这9个生字的结构、笔画,自学课后生字的笔顺。(2)课本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小结:小朋友们写的字真漂亮,现在进行评比,看谁写的最好看。找出写得最好看的进行投影。4.出示二类生字:德、扁、伍、冈、敌、粉、储、陡、鞋、戴。(演示第9-10张幻灯片)(1)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2)去音读生字,自读、齐读。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5.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演示第11张幻灯片) 出卷网 (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学生指出词语,另外的学生可以解答,老师补充。6.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12张幻灯片)必须:有语气强调的意思;必要。足够:应有的或能满足需要的程度。井冈山:地名,在江西省,当年毛主席与朱德会师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7.课文主要写了谁?是一件什么事情?(演示第13张幻灯片)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 出卷网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到茅坪挑粮)的事。赞颂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二、精读课文(一)细读第1自然段(演示第14-15张幻灯片)读课文,想问题。这段有几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时间、地点、人物)“会师”什么意思?(几支革命队伍到一处地方合并在一起)补充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 出卷网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儿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2)红军在山上,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