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4课《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课题 大禹治水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9个生字并学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 1.识字、写字。2.做到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过程的艰辛,感受他的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 学法 读悟结合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师:滔滔的洪水会冲毁我们的家园,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与洪水作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演示第2张幻灯片)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的伟大英雄———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看看他是怎么带领大家制服洪水的。(演示第3张幻灯片)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读课题。 以图片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人物的好奇和思考。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4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标注好自然段,读通句子,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二)交流汇报: 1.出示带音一类生字:归、仔、细、引、入、共、父、代(演示第5-6张幻灯片)(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自读、齐读。2.识字法交流:师:我们经常用什么方法进行识字?(1)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今天你们是怎么记住这8个生字的?(2)“引”是前鼻音。对,孩子们真聪明,都很快把这些字记住了。3.书写指导:(演示第7张幻灯片)(1)指名说一说这8个生子的结构、笔画。(2)自学课后笔顺,课本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注意“代”最后一笔是“、”。小结:小朋友们写的字真漂亮,现在进行评比,看谁写的最好看。把写得最好看的投影。4.出示二类生字:治、滔、洪、淹、屋、遍、通、激、雄。(演示第8-9张幻灯片)(1)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2)去音读生字,自读、齐读。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5.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演示第10张幻灯片) 出卷网 (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学生提问,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补充。6.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11张幻灯片)察看:细看以求了解情况。引导:带领,使跟随。这里指大禹让洪水按自己设计的路线入海。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7.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演示第12张幻灯片)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家),最后使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们称他为(伟大的英雄)。二、精读课文(一)细读第1自然段(演示第13张幻灯片)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洪水的凶猛? 2.“滔滔”、“无家可归”说的是什么?看到这种情景,大家感受到了洪水的无情,百姓的无奈和可怜。更可怕的是年年如此。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读出这些感受。过渡:看到这种悲惨的情景,谁决心要治理洪水?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二)细读第2自然段。(演示第14-16张幻灯片)1.在治理洪水前,大禹先做了什么?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开始治水前,先进行考察研究,了解情况,做到有计划性。2.大禹治水用的是什么方法?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一点?对,疏导的方法,让洪水流入大海。3.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你们读出了什么?大禹治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