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样的岩石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物质的范畴。水、空气、岩石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学生在三年级认识了水和空气的特性,本课将带领学生进人岩石的世界。岩石和水、空气等物质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岩石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怎么观察和描述它们呢 本课从学生的经验人手,让他们通过感官观察,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岩石特点进行描述,然后自己选定标准给岩石分类。通过观察活动,初步了解组成地壳的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进人本单元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描述岩石;第二部分:给岩石分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石头不陌生,但在收集过程中,也许有人会把砖头、瓦片甚至水泥块等当作“岩石”收集起来。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学生自己理解的语言来总结什么是岩石。区别岩石和水泥块、瓦片、混凝土块,知道岩石是天然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切的感受岩石的多样性,形成收集、研究岩石的浓厚兴趣。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砖块、瓦片、洪泥土块等。 2.收集或制作一些关于岩石的课件。 3.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学生每人至少3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岩石。 (板书:岩石)同学们见过岩石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岩石? 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播放关于世界地质公园--播放雁荡山地质图片。 补充课题:各种各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很自然的了解到岩石分布的广泛性,而且知道岩石是各种各样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描述岩石(开个石头展览会) 师:老师今天也看到了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岩石,那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岩石的兴趣,肯定学生收集岩石成功的喜悦。] 2、观察“我的岩石” 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能观察到岩石的哪些特点? 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教师引导并板书: (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 (2)用手怎样观察? A、(摸)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 B、(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轻重) C、(指甲划)看划痕是怎样的 (3)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 小结:讨论了那么长时间,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讨论的内容(重复观察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提高观察岩石的方法,学生明确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设计意图: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采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