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902

第19课《香菱学诗》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26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9课,香菱学诗,优秀,教学设计
  • cover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并苦心写诗的经过,讴歌了这位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本来就爱读诗,也想学着作诗,但苦于无人指点;来到大观园后,在黛玉的指导下,她苦读诗书,苦索佳句,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作诗。作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了香菱对诗歌的矢志追求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天性,赞美了她的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此外,作者通过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情节,还极大地丰富了黛玉的形象,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黛玉这一文学形象的典型意义及《红楼梦》的主旨,起到关键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待学习较为认真。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基础得以夯实,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而且学生通过影视、网络等渠道,对《红楼梦》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文的学习应该不会太难。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能力:把握课文内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情感: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从中获得启发。 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叹香菱》音乐,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介绍作者、《红楼梦》、香菱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他的代表作。这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香菱出身乡宦世家,三岁被拐卖。长大后被卖为呆霸王薛蟠为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2.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积累文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并概括文意。 需积累的词语: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地灵人杰 诲人不倦 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穿凿 揣摩 需积累的文学常识: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王维??杜甫 李白 陆游 文意:香菱苦志学诗,最终成功。 三、研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你能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吗? 2.你喜欢香菱的哪首咏月诗?为什么呢? 3.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可见,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明确: 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21cnjy.com 2.喜欢第三首。因为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诗意浅显,了无韵味;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无真情实感,无新意。???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答案不拘一格,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言之成理即可。) 3.香菱学诗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