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1659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4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课
  • cover
10.我的叔叔于勒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所以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小说,由学习委员负责,排出剧情课上表演小说故事情节,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体会课文所反映的主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小说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的了解。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3.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篇小说人物个性的认识并不是唯一的,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简介作者,掌握字词,了解结构。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发生在19世纪的一个普通法国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看看菲利普一家人有什么喜怒哀乐。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流传久远,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腐朽。   二、导学导读:   1. 点名让学生结合预习介绍作者。 (1)介绍作者:莫泊桑(1850-- 1893),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其他 同学补充。 (2)补充: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当过兵,做过小公务员,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创作基础。他特别善于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给加点的字注音: 拮据jié?jū???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 诧异chà?????牡蛎mǔlì???褴褛lán?lǚ? 阔绰chuò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撬开:用棍棒后刀、锥等的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头,使缝隙增大。 诧异:惊讶,觉得十分奇怪。 牡蛎:一种软体动物,又叫蚝,肉鲜味美,可食用。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   3.指读预习提示,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